
1943—2010年,全世界共生产粗钢416亿吨。同期美国生产了65.1亿吨,占15.6。如果自1900年算起,美国共产钢79亿吨,消费69.4亿吨。中国自1949年以来累计生产了57.4亿吨粗钢,累计消费了59.5亿吨粗钢。
从逐年增长的态势看,钢铁产业具有较大的波动性,有时堪称大起大落,涨跌幅度达到30〜40的可怕地步。在1943至2010年间,有20个年度出现零增长或负增长。年增长率的算术平均值为36,而均方根为59。即平均而言,世界钢铁的年增长率的平均波动区间在23〜95的范围。
钢铁产业的涨落紧扣经济的律动和社会的变迁。经济上一有风吹草动,一出现衰退或危机,钢铁生产就随之波动。为便于考察世界钢铁生产的波动情况,对年增长率数据进行3年移动均值的平滑处理,并将美国粗钢产量增长曲线列于一图,以资参考。
在20世纪70年代之后,世界三角管产业主要历经了三次较大的冲击。****次发生在1974年至1975年。这一期间,欧美各国都受到****次石油危机的冲击而纷纷步入危机,其钢铁产业则从1973年的巅峰状态跌下,盛景不再。1975年,世界粗钢生产降幅达到9.04。第二次发生在1980年至1982年。这一期间也对应于在“停滞膨胀”的背景下发生的世界性经济危机(第二次石油危机)。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爆发危机的时间非常接近。危机首先于1979年7月在英国爆发,同年10月加拿大工业生产出现下降,次年2月美国陷入危机,随后其他国家也纷纷陷入危机。危机持续了3年左右,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时间**长的一次经济危机。1982年,世界粗钢生产降幅达到8,91。第三次发生在1990年至1992年。经济危机在美国引发,迅速波及西方世界。日本则饱尝房产和股市泡沫的破灭之苦。1990年,日本股市开始回落,1992年8月日经指数降至14300点,仅为高峰期的40;1991年,地价也开始大幅下跌,3年内下挫三成以上。